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校信息 - 普通高校 - 北京 - 正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怎么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好不好?点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概况,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录取分数线,重点学科介绍,学校风景图片等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两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合并组建,以工管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本科教学评估为优秀、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
   
    
   
   
    
   
    一、历史沿革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的前身是1986年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机械工业管理专科学校合并成立的北京机械工业管理学院,隶属机械工业部,1990年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第四机械工业部1915所举办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隶属电子工业部,1997年与电子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成人电子工业学院合并,2000年划转北京市管理。
   
    
   
   
    
   
    新世纪初,北京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北京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首都机电行业和信息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决定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于2003年8月21日启动组建工作;教育部于2004年5月18日批准筹建,于2008年3月26日批准正式设立。
   
    
   
   
    
   
    二、学校现状
   
    
   
   
    
   
    1.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清河小营校区、健翔桥校区、清河校区、金台路校区、酒仙桥校区和昌平校区(非学校产权)等6个校区,占地499.7亩(市政府已批准学校新征土地1,226.7亩,规划建设新校区),校舍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新校区规划建筑面积42.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5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88亿元。现有3个校级实验实习中心、5个院级实验教学中心、23个本科教学实验室,各类图书122.5万册,建成“千兆为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现有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重点建设学科9个,部级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部级重点及开放实验室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2. 队伍状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1,467人、其中专任教师783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131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324人,具有博士学位154人。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7人、教学名师4人、北京市属高校学术创新团队7个、优秀教学团队4个、管理创新团队1个、拔尖创新人才8人、高层次人才1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9人、人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
   
    
   
   
    
   
    3. 人才培养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2,000人、其中本科生11,000人;成教学生5,000人。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光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等9个学院和体育部,以及研究生部和继续教育学院等机构。
   
    
   
   
    
   
    学校现有31个本科专业,覆盖工、管、理、经、文等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
   
    
   
   
    
   
    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81年,199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覆盖二级学科7个)、其他二级学科硕士点12个,共计二级学科硕士点19个,覆盖工、管、理、经、法等5个学科门类。现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个。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更新理念,创新思路,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和教学研究,近四年完成和在研教学改革与高教研究项目400余项、其中部市级项目32项,取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14项、北京市精品课程6门、北京市精品教材16部等成果,出版教材83部。
   
    
   
   
    
   
    4. 科学研究
   
    
   
   
    
   
    学校在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近五年,科研总经费、实到经费翻了两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稳步增长;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8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07年和2008年各1项);取得发明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共90项;发表论文近3400篇,进入三大检索论文500余篇;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北京市国防军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单位认证。
   
    
   
   
    
   
    5. 校园文化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涌现出一批师德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2008年学校荣获“首都文明单位”称号。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以及文化、体育、艺术比赛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屡创佳绩。近五年,学生在全国和北京市各类学科科技竞赛中获奖1100多人次,其中特等奖11人次、一等奖116人次。毕业生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发挥重要作用,用人单位高度评价我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
   
    
   
   
    
   
    6. 国际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已经与日本、爱尔兰、英国、德国、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1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了合作科研、互访讲学、干部考察培训、英语教师和双语教师学习进修、互派本科生,以及联合培养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等交流活动。
   
    (以上数据截至2009年3月)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专业设置
专业详情请点击:专业设置16412.html 查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重点专业学校现有31个本科专业,覆盖工、管、理、经、文等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

 


重点实验室    1 机电系统测控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传感器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 信息与通信系统实验室 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
    4 信息获取与检测实验室 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
    
师资力量  学校设有9个学院,32个本科专业,有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全日制在校生近12000人,其中研究生800多人,普通本科生近11000人;教职工近140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800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174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就业状况我校毕业生就业面广,适应性强。学校就业办每年组织多场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上万个职位。近几年学校就业率都保持在95%左右。
收费标准  学校执行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物价局批准的学费标准。学费标准为:英语专业5000元/人年;其它专业为4200~4600元/人年。
在校生情况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2,000人、其中本科生11,000人;成教学生5,000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正式设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热门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本站所提供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来自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招生办网站仅供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请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